百姓问答

百姓问答 精神科 产后精神病
已解决

产前抑郁症什么症状

网友提问 浏览955次 提问时间:2015-12-02 17:50 回答数量: 3
患者信息:女 26岁 病情描述:

你好大夫,我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现在整天心情特别的烦躁,感觉心里非常的闷,加上一直在家也没上班,没有和别人很好的交流,医生说我可能是产前抑郁症,我想知道产前抑郁症什么症状?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4900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你好,产前抑郁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孕期心理疾病,是孕妇对丈夫产生了一些新的或者不合理的期望,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所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产前抑郁症主要表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极度缺乏安全感。有些孕妇因身体或心理的变化,对丈夫产生了一些新的或者不合理的期望,当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这种与平常心态反差比较大的心理状态就是产前抑郁症。

杨学英 杨学英实习医生 爱心医生 回答时间:2015-12-02 向TA提问

Ta帮助了2102

其他回答(2)

爱心医生医师 向TA提问

Ta帮助了1840

病情分析:你好,产前抑郁症有以下症状:1、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或沮丧,十分难受而又无法排遣。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2、另外,感到精神疲惫、脑力迟钝、思维困难,进行日常活动很吃力,这些也可能是产前抑郁症的表现。认为无力完成任务,前途暗淡。等等

回答时间:2015-12-04
爱心医生医师 向TA提问

Ta帮助了1519

病情分析:产前抑郁症主要表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极度缺乏安全感。有些孕妇因身体或心理的变化,对丈夫产生了一些新的或者不合理的期望,当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这种与平常心态反差比较大的心理状态就是产前抑郁症。

回答时间:2015-12-03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

该问题还有1 个回答,点击查看

孙荣昊 实习医生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5-09-10

病情描述:刚生完小孩孩子非常健康但是我的这个朋友却得了产后抑郁症每天烦躁不安默默的也不说一句话动不动就哭,请问医生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能得这样的病呢有什么治疗方法呢听说产妇不能随便吃药这样的话怎么办也不能看着他这样下去啊

医生建议:期对于母亲来说是一段比较特殊的时期,由于肚子隆起,夜间睡眠都会受到影响,这时丈夫要多关心她,在分娩后,家人的重点会由孕妇转移到孩子身上,建议不要再生产后忽视她的感受,多关心她,这点很重要。

产前抑郁症怎么办

该问题还有1 个回答,点击查看

马鹏寿 住院医师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5-09-16

病情描述:你好,怀孕了,因为老公不在身边,所以可能想的太多,总是很消极,也很极端,现被确诊为产前抑郁症,有产前抑郁症怎么办

医生建议:为了孩子着想,不要去想那么多,要知道,在怀孕期间,你的心情好坏,直接影响到宝宝发育。再说啦,凡事都有两面,想开一点吧。

怎么预防产后精神病?

该问题还有2 个回答,点击查看

黄德明 医师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6-02-14

病情描述:产后精神病的预防方法?请赐教。未雨绸缪总比我也不良强的多,在线等医生解答,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解答的。

医生建议:你好,您好,可以跟我说详情情况比较严重你去最好本地的医院找个专家治疗,也可以来上海。 精神病病因:精神病的病因有中毒性痢疾、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炎、脑外伤、肺炎、脑膜炎、有毒药物的影响等,都可能引起患儿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精神不正常。

产前抑郁症怎么治

该问题还有2 个回答,点击查看

文宗军 住院医师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5-09-24

病情描述:我怀孕已经半年了,由于是冬天所以很少出门的,每天在家呆的很烦闷,而且最近发现我自己的脾气很怪异,总是担心胎儿会不健康,又很急躁,去医院咨询室产前抑郁症。

医生建议: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解郁、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样对孩子也好的,

产后精神病应该怎么治疗?

该问题还有2 个回答,点击查看

高明 实习医生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6-06-07

病情描述:我的一个好闺蜜自从生完孩子之后就变了一个人了、整天闷闷不乐的、只会说胡话。对孩子特别爱不释手、不愿意家里人碰孩子外人也一样。在咨询过医生说是产后精神病的一种过渡期。

医生建议:你好。心理治疗对产后精神病人的情绪、认识与行为有关问题的心理治疗是必需的。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予以同情、耐心、和蔼、解释、鼓励、关怀细致,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或劝告。使患者情感得到疏泄、释放,正确评估心理社会应激原,消除不良刺激,解除其痛苦,增强自信心,做好自我调整和适应。重视开展人际心理治疗,特别是夫妻间或家人间矛盾冲突的心理治疗。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