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 男科 妇科 儿科 产科 传染科 肝病科 肿瘤科 皮肤科 性病科 耳鼻喉 内科 外科 口腔科 骨科 神经科 眼科 中医科
疾病大全
预约挂号 咨询专家

糖尿病

首页> 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 正文

警惕糖尿病防治的5大禁忌

发布时间:2014-04-25 10: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编辑:王琪 1061人关注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的防治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误区,例如,平时只注重空腹血糖,忽略餐后的高血糖,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病情更加严重。生活中患者有必要了解这些相关常识,特别是防治病情的误区,可以让患者尽早走出误区,转变防治方法,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接下来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下糖尿病的5大禁忌,希望有以下错误防治方法的患者能引起重视。

空腹血糖正常或偏高(小于7.0mmol/L),餐后血糖升高(大于7.8mmol/L但小于11.1 mmol/L),属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此时的心血管损害已经开始,患者餐后血糖越高,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机会就越高。但患者在葡萄糖耐量异常阶段有可能逆转,即可以转为正常。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肥胖、妊娠糖尿病史、血脂紊乱及40岁以上糖耐量异常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空腹和餐后血糖监测,及早诊断并给予饮食调整、运动或必要的药物干预。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增高伴餐后血糖增高或者空腹不高但餐后血糖升高(也比较常见)。餐后高血糖不仅影响整体的血糖控制,还会导致血糖过度波动。研究显示,血糖的波动可显着增加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体病情和不同的治疗方案,定期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患者常受到以治疗高血糖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影响,往往仅重视升高的血糖,而忽略其他危险因素,认为只要把血糖控制好了,治疗任务就完成了。

其实,2型糖尿病患者聚集了多种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糖外,还有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胰岛素血症等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上述危险因素并非独立,而是密切相关,有些危险因素还会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的发生风险。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不仅是高血糖疾病,还是一种代谢综合征。因此,仅把控制血糖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面防治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调节血脂、降低体重、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戒烟限酒等),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许多患者认为应用胰岛素来治疗2型糖尿病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事实上,我们一般认为,只要患者有高血糖的发生,体内就存在胰岛素缺乏(绝对或相对不足)。

英国2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结果,有一句话对当前2型糖尿病治疗有重要启示:“我们没有尽早地使用胰岛素,也没有充分地强化使用,这也是目前各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期使用胰岛素”这一观念,由于缺少倡导和教育而不为公众所知,甚至存在很多误区(如胰岛素使用成瘾或依赖等),成为临床较少推荐和患者难以接受的治疗手段。

多项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在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下,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近年来研究也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佳时,应及时联合胰岛素替代治疗。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还能延缓B细胞衰竭。一般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胰岛素无绝对禁忌证。

因此,我们提倡:一种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达标可以启动胰岛素,两种口服药物血糖不达标应该用胰岛素,三种口服药物血糖不达标必须用胰岛素。胰岛素使用方案应以患者为中心,实施胰岛素起始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只重视药物治疗,忽视饮食和运动

当前糖尿病防治,存在不重视饮食、运动疗法的倾向。大多数患者认为有病吃药就可以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这其实是对糖尿病知识没有真正掌握。

糖尿病并发症 糖友网并发症频道内容全,文章质量高,提供预防并发症,并发症的治疗办法,来糖友网您不用东奔西跑。百度搜索 糖友网并发症频道

事实上,饮食和运动是控制血糖的基本方法,药物则属于饮食和运动失效后的补救措施。任何一种糖尿病类型,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在任何时间内都需要制订合理科学的糖尿病饮食计划。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的饮食治疗计划就没有糖尿病的理想控制。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体的糖尿病类型、病情、有无并发症、工作强度和体重等制订个体化的饮食计划。运动治疗也同样重要,它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末梢循环等,对糖尿病的全面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编推荐
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出现这七种症状警惕您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要检查什么呢 糖尿病的自我调节方法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糖尿病孕妇应该吃什么好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种病情呢 糖尿病基因遗传
您也可以通过百姓健康网手机版访问:
警惕糖尿病防治的5大禁忌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本站图片仅为设计美化,与文章无关。如认为影响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