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问答

百姓问答 神经外科 迁延性昏迷
已解决

长期血糖低,工作中有昏迷史。问主要是什么原因

网友提问 浏览763次 提问时间:2016-06-02 07:19 回答数量: 1
患者信息:女 26岁 病情描述:

长期血糖低,工作中有昏迷史。问主要是什么原因,该如何预防和治疗。Thanks!!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3725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您好: 低血糖症有多种病因:胰腺分泌胰岛素过多,糖尿病者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血糖药物剂量过大,垂体或肾上腺疾病,肝脏贮存碳水化合物或释放葡萄糖异常。   低血糖症大体上可分为药物相关和非药物相关两大类。多数低血糖症发生在糖尿病患者,并与药物相关。非药物相关低血糖症可进一步分为空腹低血糖症和反应性低血糖症。前者出现在空腹状态下,后者是对进食的一种反应,多发生在进食碳水化合物之后。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血糖药物(磺脲类)引起的低血糖症最常见。如果药物剂量过大而饮食量不足,则血糖下降明显。长期患有严重糖尿病者尤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这是由于患者的胰岛细胞不能正常产生胰高血糖素,肾上腺也不能正常分泌肾上腺素--而这些是机体纠正低血糖的最主要的直接调节机制。多种非降血糖药物如用来治疗艾滋病相关肺炎的喷他脒也可引起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有时也见于有心理障碍的人,他们秘密地给自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他们通常是医务人员或糖尿病患者的亲属,有机会得到这些药物。   酗酒可引起严重的低血糖症,导致昏迷,常见于大量饮酒而长时间未进食者(此种状态下耗尽了肝脏中贮存的碳水化合物)。某些饮酒者甚至血中酒精含量低于允许驾车的法定水平,仍可发生低血糖昏迷。以至于警察及急诊科救护人员未能认识到呼气中带有酒精味的昏迷者是低血糖昏迷而不是酒醉。   健康人在长时间剧烈的运动时很少诱发低血糖症。长时间空腹诱发的低血糖症仅发生于患有其他疾病,尤其是患垂体或肾上腺疾病或大量饮酒者。肝脏内碳水化合物贮存量明显减少以至于机体无法维持适当的血糖水平。某些肝脏病患者,仅饥饿数小时即可引起低血糖症。肝脏中参与糖代谢的酶系统异常的婴幼儿及儿童患者在两餐间隔也可发生低血糖症。   某些人胃部手术后在两餐间隔也可发生低血糖症(营养性低血糖症,一种反应性低血糖症)。这是由于葡萄糖吸收非常迅速,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继而引起血糖迅速下降。未行胃部手术者极少出现此型低血糖症。如果发生低血糖,则称为特发性营养性低血糖症。   过去,那些在餐后2~4小时出现类似低血糖症状者常被诊断为反应性低血糖症。那些症状不明显(主要是疲劳)者也被诊断为低血糖症。然而,症状发作时检测的血糖并不支持低血糖症。目前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诱发反应性低血糖症,但此试验不能精确地反映正常进餐后所发生的变化。   有一种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的反应性低血糖,它是由于进食了含有果糖、半乳糖或亮氨酸的糖类食品引起。果糖和半乳糖阻止肝脏释放葡萄糖。亮氨酸刺激胰腺过多地分泌胰岛素,无论哪种情况,其结果均是在进食含这类营养成分的食物后,血糖水平降低。在成人,同时食入糖和酒精(如杜松子酒加汤尼水饮料)可迅速诱发反应性低血糖症。   胰岛素分泌过多也可引起低血糖症。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瘤(胰岛细胞瘤)或细胞弥漫增生(极少见)均可引起胰岛素过度分泌。胰腺外肿瘤可分泌胰岛素样激素,引起低血糖症,但少见。   低血糖症的一种罕见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产生胰岛素抗体(见第167节),而胰腺则产生大量胰岛素竞争自身抗体,血胰岛素水平波动异常,这种情况可发生在患有或没有糖尿病的患者。   肾衰竭或心力衰竭、癌症、营养缺乏、垂体或肾上腺功能减低、休克、严重感染等均可引起低血糖症。其他原因还包括广泛的肝脏病变,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或癌症等。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一定水平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昏迷。早期及时补充葡萄糖可使之声速缓解。时期将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患者先有饥饿感,乏力、四肢麻木,情绪不安,面色苍白,头晕,呕吐,心慌,胸闷等。严重时,大淋漓,皮肤湿冷,吐之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出抽搐,惊厥,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声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水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累及剧烈运动,按时一日三餐进食。 2、正在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应严格计算好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的用量比例。严密观察口服糖药的使用,发现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调整。 3、如果发现白天尿量多,尿糖多时,夜间常发生低血糖时,应检查注射部位是否吸收不良而引起,改变注射部位。 4、糖尿病人应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等食品。

王瑞娟 王瑞娟实习医生 爱心医生 回答时间:2016-06-02 向TA提问

Ta帮助了775

医生你好,我妈妈在今年6月份是因为因为遭受突然

该问题有1 个回答,点击查看

张茜 住院医师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6-01-13

病情描述:医生你好,我妈妈在今年6月份是因为因为遭受突然打击昏迷过去,自从那以后,她经常感到左边的身子麻木,手上用不上劲,麻的难受。去医院检查,医生都说没毛病。她自己也害怕,怕给我们留下负担,心里整天放不下。她是怎么了?我们很担心!

医生建议:您好:建议您母亲做个脑CT检查看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就是心理因素。

男26周岁摩托车车祸开颅手术很成功不过至今昏迷

该问题有1 个回答,点击查看

邓秀娟 住院医师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6-04-13

病情描述:男26周岁摩托车车祸开颅手术很成功不过至今昏迷已15天现在有轻微知觉眼睛已张开我想听听专家的意见并且给点什么建议谢谢

医生建议:你好,根据描述情况,最好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护理。

昏迷过两次脑电图正常没有其它不适感大便干燥

该问题有1 个回答,点击查看

徐平 住院医师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6-04-13

病情描述:患者性别;女昏迷过两次脑电图正常没有其它不适感大便干燥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两个星期前目前一般情况:没有发病大便干燥病史:无

医生建议:怀疑与血压、贫血及脑供血情况有关,最好先就医做这两方面检查看看结果

我的弟弟今年50岁。长年喝酒。现昏迷。住院后查

该问题有1 个回答,点击查看

吴得财 医师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5-12-21

病情描述:我的弟弟今年50岁。长年喝酒。现昏迷。住院后查

医生建议:你弟弟很可能是底血容性昏迷,病因可能是长期大便出血再加上肝脏不好引起营养吸收障碍等导致体内血容量不足,目前的治疗方法是补充血容量,升压,保肝治疗.

岁已到昏迷,很少说话。请问是否还有肝功能;是

该问题有1 个回答,点击查看

高健 实习医生 爱心医生

回答于:2016-04-14

病情描述:岁已到昏迷,很少说话。请问是否还有肝功能;是否有治愈的可能;一般情况生命延续多长时间。谢谢

医生建议:①血清酶学检查:重要的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肽酶。 ??②血清胆红素代谢:试验血清胆红素并不反映是否存在肝硬变,但可揭示黄疸的性质。肝细胞性黄疸时,血中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③血清蛋白测定: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蛋白代谢是肝脏代谢能力的重要表现,是肝脏慢性疾病损害后的反映。肝硬化时往往白蛋白合成减少,血中白/球蛋白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比值越低,说明肝脏代偿能力越差。 ??④蛋白电泳:蛋白电泳出现γ-球蛋白比例增加,揭示慢性肝病。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时,γ-球蛋白增高最为显著。 ??⑤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当肝实质细胞受损时,肝脏合成的多种凝血因子可减少。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一项较为敏感的指标,肝硬化晚期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⑥免疫球蛋白测定:肝炎后肝硬化以IgG及IgA增高多见,多以IgG增高为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IgM增高,酒精性肝硬化时IgA增高常见。    ??⑦血清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测定,肝硬化时二者均降低。 ⑧肝纤维化指标:有脯氨酸羟化酶,透明质酸、亚型前胶原肽,单胺氧化酶等,肝硬化时都不同程度增高。 概述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其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也有差异。同一病因可发展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硬化;而同一病理类型的肝硬化又可由多种病因演变而成,故迄今尚无根据病因结合其病理形态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的统一分类。 (一)病毒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及丙型(过去称为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发展为肝硬化。 (二)血吸虫病。 (三)慢性酒精中毒。 (四)药物及化学毒物 如长期服用异烟肼、甲基多巴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氯仿等可引起。 (五)营养不良。 (六)循环障碍。 (七)胆汁淤积。 (八)肠道感染及炎症。 (九)代谢性疾病。 症状 肝硬化的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隐伏3-5年或十数年之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期,但两期分界并不明显或有重叠现象。 一、肝功能代偿期 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异性,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可有恶心、厌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 症状显著。 (一)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症者衰弱而卧床不起。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 2.消化道症状。 3.出血倾向及贫血。 4.内分泌失调。 (二)门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 构成门脉高压征的三个临床表现一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在临床上均有重要意义。尤其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对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 检查 一、血常规 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多有程度不等的贫血,脾亢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二、尿常规。 三、肝功能实验。 四、免疫学检查。 五、腹水检查。 六、B型超声波检查。 七、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对疑难病例必要时可作经皮肝穿肝活组织检查,可确定诊断。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 肝功能代偿者,宜适当减少活动。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二)饮食 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可口的食物为宜。 (三)支持疗法。 二、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一)补充各种维生素。 (二)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如肝泰乐、维丙肝、肝宁、益肝灵(水飞蓟素片)、肌苷等。10%葡萄糖液内加入维生素C、B6、氯化钾、可溶性胰岛素。 (三)中药。 三、肝移植 人类第一例正规肝移植是1963年完成的。据国外统计,自1980年以来肝移植的3年存活率,依病种的多少为序是;晚期非酒精性肝硬化41%左右;酒精性肝硬化20%;胆道闭锁60%;肝细胞癌20%;胆管癌<10%。鉴于对晚期肝病患者,大多别无满意疗法,而肝移植后的生存率将继续提高。预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各种慢性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影响肝移植的因素主要是供肝问题。 四、并发症的治疗。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 1.上消化道出血 为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2.肝性脑病 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