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 男科 妇科 儿科 产科 传染科 肝病科 肿瘤科 皮肤科 性病科 耳鼻喉 内科 外科 口腔科 骨科 神经科 眼科 中医科
疾病大全
预约挂号 咨询专家

中风

首页> 神经科> 中风> 中风病因> 正文

小中风是什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14-05-10 13:3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编辑:周丽 1281人关注

摘要:小中风多数病发人群为成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以急性慢性来分类,一般为急性较易治疗,慢性且不易被诊断出,故此一旦小中风演变至慢性疾病治疗起来是非常棘手的。

小中风多数病发人群为成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以急性慢性来分类,一般为急性较易治疗,慢性且不易被诊断出,故此一旦小中风演变至慢性疾病治疗起来是非常棘手的。所以我们要清楚了解中风的症状、中风的自我治疗方法,以此我们才能及时避免中风的病发。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如何细谈以下是小中风患者的一些病例,大家可以参考看看中风的一些症状。
概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主要为颈内-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相应动脉分布脑组织暂时性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脑局限性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症状,该病为常见病,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其表现为发病快、历时短、在24小时以内可以完全恢复,多次发作可发展为完全性卒中(大中风)即短暂脑缺血的反复发作常常是严重脑梗塞的警报,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大中风的重要手段。

小中风是什么引起的

症状体症发作呈突然起病,症状与体征根据影响的动脉系统而不同,可维持2、3分钟至30分钟甚至更长,但不超过24小时,发作频率不定,有几年内发作1-2次者,亦有一日数次发作者。 2.颈内动脉缺血时,典型症状为同侧失明、对侧偏瘫与感觉异常,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颈动脉缺血时可表现失语伴对侧轻偏瘫,偏盲亦是常见症状。 3.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时,其表现为头晕、眼花、走路不稳、眩晕耳鸣,严重时意识模糊、双目失明或复视、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与感觉异常、倾倒发作、构音障碍等。
诊断依据突然的、短暂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常有反复发作史; 2.临床症状刻板地(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时常可有变化)出现; 3.发作间歇期无神经系统体征; 4.起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脑动脉粥样硬化体征; 5.无颅内压增高,并与癫痫、晕厥、内耳眩晕症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对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的治疗。 2.抗凝治疗。 3.血管扩张剂。 4.降血脂、降低血粘度; 5.血管手术,切除血管内膜和硬化斑或血管扩张成形术。 6.对症治疗。
疗效评价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短期内无发作。 2.好转:症状体征消失,短期内少发作。 3.未愈:发作次数及发作时的症状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出现说明颅内某小动脉管微栓塞、血流量降低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而出现临床上的肢体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后因脑血管自身的调节等原因短时间脑缺血改善,症状消失。医学研究认为这种脑内小动脉的狭窄是由于从硬化的动脉内膜或心脏内膜上脱落的破碎小块物随血流到脑内小动脉或脑动脉本身硬化后所引起。很明显如果上述原因不解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就会再发甚至完全堵塞该动脉而引起小中风。因此其治疗不仅是治疗本病,而且对于预防小中风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阿司匹林和力抗栓被认为是目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对该病的治疗有效;潘生丁可与阿司匹林合用;抗凝剂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但有引起严重出血的危险,需要医生的随访和实验室的监测;低分子右旋糖酐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患有高血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用降压药时,切不可使用强力降压药使血压急剧降低,而应使血压缓慢降低并维持在21.3KPa(150-160mmHg)左右,血压过低会引起大中风。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施行血管手术治疗在国外已十分普遍,主要包括:狭窄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气囊血管成形术、颅外颈内动脉搭桥术等。此类手术国内渐有开展。
百姓健康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百姓健康网为您提供详细的小中风的介绍,祝大家早日康复。

小编推荐
中风的五大症状 快速鉴别腿中风的方法
您也可以通过百姓健康网手机版访问:
小中风是什么引起的

相关阅读

评论区

本站图片仅为设计美化,与文章无关。如认为影响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常见疾病